欢迎访问数据恢复中心!24小时报修电话:13418646626
追剧这事儿吧,本来挺享受的,现在咋就成了负担?最近好多朋友都跟我吐槽,说新出的剧根本看不进去,点开三分钟就想快进。连《权力的游戏》这种神作续集都有人嫌拖沓,更别提那些注水严重的流水线产品了。其实也没啥复杂的,就是内容同质化太严重——十个悬疑剧八个反转套路,甜宠剧永远在玩壁咚梗。
Netflix去年被曝用AI决定剧集时长,这事儿特别有意思。他们发现观众在浴室场景停留时间长,就拼命往剧里加洗澡戏。你说离谱不离谱?现在各大平台都在搞这种数据驱动创作,把编剧逼得只能按公式写本子。有制作人私下说,现在交剧本得先过"关键词扫描仪",必须塞够算法要求的爆点元素。
我表妹前两天炫耀她1.5倍速刷完《黑暗荣耀》,还专挑"只看TA"功能。现在年轻人看剧跟吃快餐似的,制作方为了适应这种习惯,不得不在前六分钟塞满高能场面。结果呢?好好的故事变得支离破碎。迪士尼+有个剧更绝,直接把每集剪成15分钟一节的"短视频套餐"。
听说某视频网站仓库里压着200多部拍完没播的剧,都是同期跟风拍的职场剧。制片人老王喝多了跟我说实话:"现在拍剧就像赌石,押中爆款就能续命三年。"这种赌博心态导致大家疯狂堆砌流量明星,剧本反而成了最不重要的部分。啊对了,你们发现没?现在片尾字幕的编剧名单越来越长,据说都是用来分摊扑街风险的。
北欧那边搞了个挺酷的实验,把《skam》做成实时更新的碎片化内容。你今天打开APP,正好能看到角色在吃早餐,明天可能收到他发的短信。这种"生活流"叙事反而让观众追得欲罢不能。国内有平台试水互动剧,但总感觉在学皮毛——关键是要让观众重新找到参与感,而不是单纯点选项看分支剧情。
要是觉得看啥都提不起劲,不妨换个姿势:周更剧攒够再看反而更爽,我最近重温《绝命毒师》就是按这个节奏。还有个邪门但有效的方法——关掉弹幕看老剧,突然就get到导演的镜头语言了。对了,纪录片圈子现在反而在逆势做长内容,NHK有部海洋主题的居然每集90分钟,看完意外地解压。
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,如有雷同实属巧合,可以联系站长删除,谢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