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数据恢复中心!24小时报修电话:13418646626
那天下午,Buffalo Nas主机的两块硬盘突然罢工了——RAID0阵列嘛,一块崩了全盘完蛋。客户是个摄影师,两年来的项目文件全在里面,连本地备份都没做。他找过某数据恢复机构,对方试了几天却说“元数据损坏太严重”,直接建议放弃。这哥们儿差点崩溃,毕竟那些未交付的婚礼照片和商业片,可都是饭碗啊。其实也没啥高深原因,就是停电导致阵列卡日志紊乱,加上XFS的日志机制把错误给“固化”了。
接到硬盘时,我先用xfs_db
看了下超级块状态——好家伙,主备超级块全报错,连分区表都读不全。RAID0的麻烦在于,你得先确定条带大小和盘序,否则数据就算能读也是乱码。这时候啊,那些所谓的“一键恢复”软件根本没用,它们连XFS的动态inode分配都搞不明白。最后是靠xfs_metadump
把元数据镜像到另一台机器,慢慢拼凑出条带参数,这活儿跟玩拼图似的,眼睛都快看瞎了。
最大的坑是XFS的日志重放机制。普通修复用xfs_repair -n
模拟还行,但RAID0环境下连这个都报“AG头校验失败”。想用-L
清日志?客户一听可能丢数据就哆嗦。后来折中方案是:用ddrescue
对两块盘做物理镜像,在镜像上尝试修复。这里有个冷知识——RAID0的XFS修复,得先把两块盘当整体处理,修好虚拟文件系统再拆条带,跟修自行车得先补内胎再装外胎一个道理。
实际操作用了骚操作:把镜像挂载到带电池缓存的RAID卡上,靠硬件加速跑xfs_repair
。中间遇到过几次“inode fork异常”,那是停电导致写入中断的典型后遗症。这时候就得手动用xfs_info
查AG分配表,像查字典似的把文件索引一点点抠出来。最悬的是客户要的那个PSD工程文件,恢复出来发现图层丢失——结果发现是缓存没完全回写,最后用photorec
扫描碎片才拼回80%,够他交差就行。
折腾三天,救回92%的文件。客户看到预览图能打开时,手都在抖。这事儿吧,给我最大的感触不是技术多牛——而是RAID0这种设计,简直像走钢丝还嫌不够刺激非要蒙上眼。现在但凡有人问我NAS配置,我都说“要么RAID1加冷备,要么直接云存储”。数据恢复这行干久了,你会发现最难的从来不是工具命令,而是怎么让客户明白:有些风险,真不值得为那点读写速度去冒。
数据恢复案例文章所涉及用户姓名(化名)及案例,均已做保密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