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数据恢复中心!24小时报修电话:13418646626
某企业用三块300G SAS硬盘搭了RAID 0阵列,结果一块硬盘突然黄灯报警,阵列直接崩溃。当时找了个本地数据恢复公司,人家一看RAID 0没冗余,直接摆手:“这玩意儿崩了就完犊子了。”客户急得直跺脚——毕竟里面存着半年的财务报表和研发资料,谁敢说这事儿能稳稳当当呢?
我们拿到硬盘后先做了镜像备份,确保原始数据不被碰。镜像文件里藏着RAID的关键线索:盘序、条带大小、文件系统结构。RAID 0就像被撕碎的纸片,拼回去得知道每片纸在哪儿、怎么排。这时候盘序错了,数据就乱套了,简直比拼高难度拼图还烧脑。
RAID 0的条带大小是关键参数,就像拼乐高时每块积木的宽度。如果条带设成128KB,而实际是256KB,那数据就全错位了。我们试过好几种条带组合,镜像文件里一度全是乱码,差点怀疑硬盘是不是真报废了。其实也没啥,多试几次参数,总能找到那个“黄金比例”。
把镜像文件按盘序和条带规则虚拟重组,NTFS文件系统终于露出了真容。但客户要的是“原封不动”的恢复,光导出数据还不够——还得把RAID结构迁移到新硬盘上。我们用三块盘搭了个RAID 5阵列,留了冗余空间防再崩。迁移时发现服务器前面板的SATA接口是Mini SAS,没法插普通硬盘,最后只能用网络传输,速度慢得像蜗牛爬……
文件目录结构完整,财务报表、设计图纸都原封不动。客户松了口气,但心里明白:RAID 0这种“高风险投资”真不适合关键数据。现在他们换了RAID 5,硬盘也加了热备盘。你说这事儿闹的,要是早听劝,何必折腾这么久呢?
数据恢复案例文章所涉及用户姓名(化名)及案例,均已做保密处理。